admin 2022-04-22 围观 回顾新冠爆发以来的变化,渐渐适应新的习惯 放眼全球,新型冠状病毒已经在世界多地肆虐了长达两年5个月之久。 回顾这一场尚未结束的大流行(Pandemic),小编不禁感慨万分。 我们先来看下新冠病毒发展至今的部分报道: 2019年3月,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一研究小组在采集的废水中检出新冠病毒; 同年7月,美国德特里克堡生物基地被美国疾控中心调查并关闭,随后的流感季造成美国至少3200万人感染,美国疾控中心曾承认,部分流感病例实际是新冠肺炎; 同年9月,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或已在意大利传播; 同年11月,巴西一个市的废水样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 同年12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美国5个州已有新冠病例; 同年12月,中国武汉部分医院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 … 在之后的2020年第一季度,国内因为这场突发的新冠疫情而导致各个城市和乡镇陷入封锁状态,几乎人人足不出户在家等待这一波疫情拐点的到来。 2020年第一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国内开始逐渐解除封锁,各个企业逐步复工。从2020年国内复工开始,到2021年一整年的结束,疫情在国内一直都处于被“遏制”的状态,甚至有好些日子都是确诊病例零新增,这主要得益于严格的防控措施,以及各个地区快速而高效的疫苗接种。 然而,狡猾的病毒一变再变,它的主要变种包括:C.1.2变异毒株、B.1.621变异毒株、次变种AY.4、AY.4.2毒株、B.1.640毒株、德尔塔变异株(AY.4进化分支)、奥密克戎毒株新变种BA.2型毒株、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12和BA.2.12.1等。 从2022年年初开始,之前被压制了近两年的疫情,因为病毒毒株的不断变化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再次在国内有了抬头的趋势,包括2、3月份香港的疫情突增、以及目前病例仍在不断上涨的上海。 现在随着疫情的复杂变化,除了这两个地方之外,全国各个城市都处于一种相对紧张的状态,力争将任何可能引发大规模传播的病例控制在萌芽之中。 如果说,2020年下半年或者2021年一整年,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都只是多了一项戴口罩,甚至有的人已经不戴口罩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在期待疫情继续平缓直至彻底消退。 那么到了如今的2022年,我们不但要习惯戴口罩,还要在到达每一个公共场所时严格按照规定扫健康码,以及习惯不定时的核酸检测。以至于我们每天都能听到“扫码”和“做核酸”这两个词,甚至做梦都可能梦到。 很明显,这些新增的让人不得不适应的习惯表明,今年的疫情比去年更严重一些,我们都知道,国内很难像国外那样完全地“放飞自我”,但也不能像2020年一季度那样完全封锁,所以目前主要的策略是将两者结合,进行“动态清零”,发现一例,立刻阻断可能因此产生的传播链。 由此也产生了近期频繁出现的词语“时空伴随者”、相对“密接”来说,“时空伴随者”的感染率更低。但是“时空伴随者”的二维码也会因此变黄,得在三天内做两次核酸且结果阴性才能恢复绿码。总之,在“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下,黄码欲行,必做核酸已成为常态。 虽然现在有些人觉得这样的防范措施过于严苛,但是考虑到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医疗资源较少的国家,这样的措施也是当前阶段为了保护更多人而不得不采取的防范病毒方式。想想印度解封后的情形,与我们相似,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多,人均医疗资源少的国家。 毕竟,对于这样一种现在还没有特效药的高度传染性疾病。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主动地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有效且合理的防范。 写到这里,我们仍然有三个希望,想在最后表达下: 1、我们希望,医疗技术人员能尽快在技术上突破,研发出更加高效的新冠病毒检测方式,因为现在核酸检测仍有假阴性和滞后性等缺陷; 2、我们希望,当一座城或一个区被封锁时,那些非新冠疾病的危重患者(或者说至少没有确诊新冠的其他危重病人)或者残障人士能获得应有的技术帮助和人性关怀; 3、我们希望,不管是针对免疫病毒的疫苗还是用于治疗新冠的特效药,能尽快被研发出来,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帮助人类脱离这场罕见的大流行。 Previous Next